德国宝德集团(Balda Group),因为译法不同,又名德国博尔达集团或巴尔达集团。德国宝德公司成立于1908年,迄今已有100年历史,是一家百年老店。最近十年,德国宝德公司(Balda AG)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手机机壳制造公司,其精密注塑产品应用在通信、医学、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场合,还在我国苏州、北京等地设有生产机构。诺基亚、索尼爱立信、阿尔卡特、摩托罗拉、华为、中兴等知名公司都是其客户。最近20年,宝德公司走过了从专一化到多元化,又从多元化回归专一化的发展历程。此间,一度将整个业务体系拓展到欧洲、亚洲、美洲、拉丁美洲等地。现在,集团主要将业务重点放在欧洲与美洲,将生产制造业务撤出了亚洲。德国宝德公司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在1989年以前,德国宝德公司在中国的名声远不及徕卡和蔡司公司那样大。但是,在1989年中德合资的长江-宝德(Yangtze-Balda)公司在武汉建立以后,宝德的名声开始在中国远播,现在中国影友几乎无人不晓。其实,德国宝德公司也差不多是一个“百年老店”——从1908年成立时算起,至今已有100多年了。德国宝德公司的创建人是马克思·巴尔德维克,他是一位精密机械高级技师。1908年7月1日,在德国中东部精密机械和光学名城德累斯顿(Dresden),以马克思·巴尔德维克名字谐音命名的宝德照相机制造工厂正式成立。早期的宝德工厂,生产盒式相机以及折叠式皮腔相机,后来进军中、小画幅相机领域,生产了大量性价比很高的流行相机机型。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宝德公司已成长为一家无论相机产量和质量方面都举足轻重的德国照相机企业,拥有1200名员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38年的德国照相机企业产量和规模排名序列中,宝德公司竟然在众多的德国照相机企业中排名第一!当时的蔡司·伊康、爱克发、威尔塔等名厂只能望其项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位于德累斯顿的宝德工厂与其他位于该地区的德国照相机企业一样,几乎被盟军的战火摧毁。1946年,宝德的主要管理、技术力量移师德国西部的小城本德(Buende),重建宝德厂,而留在德累斯顿的旧厂也在战后得以恢复,仍然生产着品牌为宝德的相机,直到1951年才改名为贝尔卡(Belca)光学工厂,以后于1957年合并到了其他国营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宝德公司的相机类型涵盖了120、135、110、127等片幅类型,还生产过大型座机,以及大量的摄影附件和暗室设备,差不多有上百个品种,可谓琳琅满目。
20世纪70年代,宝德公司和其他联邦德国的照相机生产企业一样,受到来自日本相机产品的市场冲击,生产规模日趋缩小。但与蔡司等德国公司不同的是,宝德并未被动退却,放弃在德国本土生产相机,而是主动迎合电子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动宝德相机的电子化进程。同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将相机研发重点转向超小型相机方向。1983年,宝德超小型135相机的市场占有率已提高到15%;1984年,宝德相机在德国科隆博览会上获得最佳袖珍135相机大奖,宝德相机迎来了其又一个辉煌时期。1986年,宝德CS35又入选德国《摄影杂志》世界五种极品超小型相机之列。这么好的相机并未给宝德公司带来如期的利润。1985年底,宝德公司停产超小型照相机,公司开始重组,产品向利润较好的精密注塑等方向转移。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1986年起,持有宝德商标及其资产产权的股东与中国有关方面开始探讨在中国设立合资照相机生产企业生产这种超小型宝德相机的可能性。这才有了此后的武汉长江-宝德公司,德国宝德公司原来的部分设备以及商标使用权,卖给了中国的合资公司。
近几年,德国宝德集团(Balda Group)将发展战略主要集中在医疗与精密工程等领域,并对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调整与重组。从目前情况观察,德国宝德集团(Balda Group)正在向更加富有前景的方向发展。
Balda AG Balda Precision
Balda Medical Balda Bre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