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来自科学、经济、政治领域的200位中德来宾受邀参加了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中国研究院在苏州举行的开业典礼。美麒麟应KIT之邀出席了本次开业典礼。KIT中国研究院的成立是从战略上为其在中国的伙伴机构与KIT学者们打造一个中心平台。
KIT是卡尔斯鲁厄大学与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在2006年完美联合的产物。在德国,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机构。它既可以满足大学的任务,也符合亥姆霍兹联合会国家研究中心的需求。来自中国和KIT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多年的学术合作、创新项目以及青年人才资助。在苏州新开幕的KIT中国研究院将这些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平台,它成为KIT在中国的工业和学术卵化器以及中心媒介。
如今,KIT已经与在中国22个地区的超过30所大学开展了合作。合作内容非常丰富,从联合研究室的研究生院,到工业相关项目。在此次的揭牌仪式上,苏州大学和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学签订了两个合作协议,这两所大学都位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新成立KIT驻外机构的工作项目涵盖KIT战略研究领域的报告会、研讨会以及大型会议。今年,它将协助组织一场全球化生产方面的校友研讨会,明年还有一场以汽车系统为主题的校友会,对此,KIT将使用DAAD的项目经费。此外,它还将为学生提供暑期班和交流项目,以此增强跨文化之间的理解。
KIT中国研究院在苏州的建立是基于江苏省和巴登-符腾堡州多年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苏州工业园区(SIP)拥有数家德国工业企业。在该区域内,也已经建立了众多的工业和学术网络,其中涉及纳米技术、生产技术、汽车和机械制造。与全球先进制造研究所(GAMI)一起,自2006年以来,KIT就活跃在苏州以及许多网络中。该研究所通过其20名员工加深了全球化生产结构的了解,为工业企业创造了适应当地条件的新生产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和辅导也是这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业典礼结束之后,KIT中国研究院举办了盛大的招待午宴,招待中德两国政府的相关官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下午,KIT中国研究院邀请了世界著名的学者举行了专题演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