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与理论创新》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由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主持。美麒麟顾问与众多研究人员在线参与发布会。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正式纳入一级学科目录。罗林从初衷背景、框架结构和主旨内容、出版过程等方面对该书予以发布。该书收录结集了46位作者的40篇文章,分为区域国别学的历史使命、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范式等五个栏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贾鹏发言表示,做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要坚守“实践”宗旨、遵循“实践”路径、运用“实践”方法,统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统筹基础性研究、理论性研究、战略性研究、政策性研究,在咨政启民的生动实践中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者研究和学生学习更深入基层、贴近实际,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钱乘旦发言表示,区域国别学之所以成为独立学科,主要是因为需要培养更多人才,人才培养是这门学科最为重要的任务;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的边界问题,即区域国别学的学科边界在何处。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需要抓住其作为交叉学科的属性,突破学科边界,实现交叉融合与创新,这也关系到区域国别学人才的培养。
外交学院王帆表示,第一,区域国别学的建设应该是各具特色,而不是简单雷同,需要各有侧重,各美其美,这对于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区域国别学的建设需要更有针对性,更有专业深度和厚度,以真正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杭州师范大学周敏谈到,此书的出版,是我国高校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其重要性堪比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卫·桑顿教授主编、加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所出版的经典教科书《知识的政治:区域研究与学科》,后者是对美国60年区域研究实践的经验与教训的全面总结。区域国别研究是一种认识分析和解释另外一种形式的域外文化的行为,但也应该能够反哺我们自身的文化,在通过区域国别研究反观我们自身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区域国别学内在的要求,包括咨政和服务企业等。应尽量让全社会感受到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也需要避免美西方在区域国别研究中所走的弯路,更多使用历史的眼光和总体性的眼光来分析问题。
最后,罗林总结道:(一)教育部召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会,确定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工作的三大标志性进展,一是区域国别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二是区域国别研究被纳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三是区域国别研究被纳入高校智库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该项工作经历了10余年的实践,其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二)四项工作应重点做好:一是要建构区域国别研究自主知识体系;二是要夯实区域国别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三是要加强国内外校际合作,共建区域国别研究平台;四是要提升区域国别咨政服务能力。
通过本次参观,美麒麟对国内学界在区域国别领域的研究近况有了直观认识,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的明显差距。美麒麟咨询希望藉此持续向客户提供美麒麟咨询作为管理咨询和组织学习专家的洞察力、领导力以及推动力。